智能自动化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高端智能全天候驾驶模拟器项目深入智能智造领域研发,渤海银行宁波分行计划引进200余名高学历人才……初夏时节,文教街道引才育才重才的浪潮比连日的高温更为热烈。
今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区“北岸智谷”人才政策,立足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深人才服务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断增强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打造人才“筑梦空间”。
强化招商,布局产业雷达
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这些正在蓬勃发展的“3511”新兴产业体系将推动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新台阶。为此,街道紧紧围绕新兴产业体系,精准引才绘制“中国制造2025”产业人才地图。
在新材料方面,街道引入了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项目,该项目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表面改性技术与关键改性材料,对于研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提高其安全性与性价比有着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与消费类电子产品。在智能制造方面,街道“扫楼”小分队在行动过程中“挖”出了“人才金库”,成立智能自动化团队,将致力于开发并推广应用多变量控制技术。
与此同时,街道加强基础人才队伍开发,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今年以来,已引进博士2名、硕士20名,各类人才284名。
注重培育,抢抓历史机遇
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文教街道抢抓现有政策,立足历史发展机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量体裁衣构筑产业升级及人才升级平台。
其中,借力浙江省电力体制改革契机,发挥辖区电力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基于电力科技孵化、转化、交易创新产业链打造的宁波能源(电力)科技综合产业园,已落户“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及宁波送变电运维分公司、腾际建设等安装建设企业,电力全产业链和全人才链初现端倪。在金融人才招引培育方面,街道响应“凤凰行动”计划,启动全宁波市首个街道级金融平台北岸“七星汇”,打造资本市场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投融资一体化生态圈。
目前,北岸“七星汇”入驻阳光私募、股权等相关机构40家,已与全国近3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金融人才资源库。
优化服务,加大发展动力
资源挖出来了,人才项目引进来了,最重要的是要能“留”下来。为了让人才安心以文教为家,街道建立了“乐港同心联合会”,通过举办音乐活动增进情感联谊,增强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满意度。
此外,街道开展了人才普查行动,进行人才摸底,同时为企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其在政策法规、项目衔接、落户办理等各方面的难题,实现相关涉企事项“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正是这样的做法换取了优质项目和人才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针对辖区涉外人士多的特点,街道以“立足文教、辐射宁波”为目标,以在文教生活、工作、学习的境外人士为服务对象,集聚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易大名医院、艾毅幼儿园、宁波童声合唱团等近10家机构和单位,成立“家在文教”境外人士服务联盟,搭建境外人士沟通交流的桥梁和排忧解难的平台,使他们爱上宁波,爱上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