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投资>投资资讯>创业聚焦
江北:促进就业创业 夯实民生之本
发布日期: 2018-07-03??10:54 阅读: 字体:
辅助线工具 色调调节:

  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就业困难户;设置公益专岗帮助就业,让贫困户端上“饭碗”……近年来,我区着眼于就业创业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夯实基础、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一项项惠民、便民、为民措施拓宽了就业创业之路,“乐业江北、创业江北”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搭台 群众受惠

  近年来,我区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系列行动,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援助政策,大幅提升了就业工作成果。 

  今年52岁的陈师傅,在知道自己被聘为社区保洁员的那一刻时,感动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肯定还在为生计奔波。”据统计,两年来,我区帮扶近72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记者了解到,在劳动力市场上,招用女性45岁、男性55岁以上的大龄人员的用工单位比较少。由于大龄人员技能单一,即使有机会上岗,工作也不稳定,工资待遇也不高。区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再就业工作中的难点。瞄准“痛点”,才能精准发力。 

  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是我区开展就业援助,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一个有效措施。2015年以来,我区在公益性岗位上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7人。同时,通过政府开发、用人单位出资、就业资金补贴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我区开发了1000个公益岗位,用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近年来,我区根据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建档造册,分类援助,通过采取政策上倾斜、送信息上门、“一对一”就业指导、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专场招聘会推荐等措施,切实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题。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我区依托辖区内的实习基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严格规范基地管理工作;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和高校成为技能人才培养“双主体”。 

  如今,我区许多企业制订了实习生培养计划,提供见习岗位、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等,配备指导老师进行“传帮带”。 

  去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帮扶工作,实现毕业生首次就业率95%以上,未就业帮扶成功率达到100%,困难家庭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就业率100%。近三年来,我区累计接受实习生6000余人,其中近4000人见习期满留岗就业,留用率超过60%。

  打造品牌 创新模式

  军嫂郭阿姨随丈夫来到宁波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她最迷茫的时候,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鼓励她报名参加1791项目的SYB创业培训,并帮助她申请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还从场地协调、证照办理、政策优惠、招收员工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帮助她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几年时间,郭阿姨已经成为了一家内衣加盟店的老板,还为辖区多名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区依托“创业俱乐部”这一品牌平台,以创业“1791”(谐音为“一起就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打造创业服务新体系。 

  俱乐部不但有每月一期的创业活动,还组织举办SYB创业培训、IYB创业培训,将电子商务知识融入创业培训课程中。此外,俱乐部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解决初创者的资金难题。目前,“创业俱乐部”已成为区委、区政府推进全区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做法也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创业创新的“江北模式”。这是我区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区已成功举办SYB、IYB培训班67期,培训学员1993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9家,总计金额2.48亿元,帮助3479名人员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19404人实现就业,惠及1116家创业实体;受理各项创业政策资金1318.4万元;扶持创业实体2.9万家,创业带动就业6.7万人。江北区创业俱乐部会员已发展到662名,已有493人实现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1:5以上。 

  就业要有出路,就需要提升就业技能。近年来,区人社部门突出重点、增强特色、提高培训层次,努力实现“梯次”育才,积极开展高层次专业资格培训。 

  近三年来,全区开设高级育婴师、高级养老护理员、电子商务师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城乡劳动者24327人,高技能人才9721人;去年,开展农村电商培训2325人,扶持农村电商创业447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2746人,农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392人。 

  以服务为抓手促就业,是我区促进就业的又一新路。今年来,我区为重点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型、效益型”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服务,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保障求职者良好就业环境,稳定就业岗位。我区还积极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园区,拓宽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让创业有条件、干事有舞台。

  就业创业 路广且宽

  “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大大节省了精力和时间,让求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已经通过公众号预约了面试时间,实在是方便多了。”接到面试通知的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方便群众办理人社自助服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从今年起,区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江北就业1791”全新升级,推行“掌上咨询、指尖办事”便民服务新措施,市民朋友们只要关注该微信号,就可享受10项就业创业服务和3类大数据查询。 

  区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提高群众、大学生就业率,除了在“线上”提供便利外,还建议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充实完善街道(镇)新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使已经建成的“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发挥作用。通过“送岗位进社区、信息发布进社区、网络招聘进社区”的“三进”活动,真正做到就业服务到家,就业促进到人。 

  同时,区人社部门一方面需要掌握有培训意愿和创业意愿人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和缺乏就业技能的特点,依托各街道(镇)对辖区内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创业引导,激发就业创业热情;此外,将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与创业培训有机结合,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走上创业之路;定期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进行帮扶,夯实创业者自主创业技能。 

  对于高校毕业生,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发展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形态、新模式,拓展多元化的就业空间和渠道。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便利化措施,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加大鼓励和扶持毕业生创业就业力度。例如,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予以政策性帮扶与优惠;对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税收、贷款、提供补贴等方面能减免则减免、能优惠则优惠。 

  政府要将职业教育解放出来,将其与产业、市场结合,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政府可以建立多层次职业类院校划分体系,提供多层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让技术类院校也能像学术型院校一样分为不同等级;打通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让学生有提升的台阶;此外,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搭建沟通顺畅、择业便捷的第三方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

  评论

  促进就业 点亮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 

  近年来,我区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改善幸福民生的动力,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发设置公益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努力拓宽就业新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多方位多角度拓宽就业渠道,保持了城乡就业的稳定增长。 

  拓宽就业新空间,必要的是发展新的就业形态。从智能手机到网络购物,从快递服务到共享经济,新的就业渠道涌现出新的职业,如微商、快递员、专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积极支持、完善利民政策,改变固有用工模式,让就业群众工作地点更便捷,工作时间更灵活,雇佣关系更弹性。 

  拓宽就业新空间,增加就业渠道,就要结合现状,精准分配各种人才,对现有资源高效控制。在今年开展的招聘会就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对接服务,活动当日的入场求职者近2000人,简历投递量1500余份,双方达成就业意向率为60%。 

  拓宽就业新空间,需要稳步推进人才质量。促进就业,需要全方位、大规模、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规模上下狠功夫。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条件。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获取靠就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就业问题上,用再大的心思、花再大的心血、下再大的功夫,都是应该的。当然,促进再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相信只要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把失业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广大群众各得其所、安居乐业。我们相信,在各项扶持鼓励政策的引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倾情关注下,江北城乡群众的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 中科院计算所宁波创新中心...
· 江北这家企业获中央财政资...
· 打造江北特色汽车文化活动
· 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中...
· 我区签约4项目投资额超8...
· 浙商回归项目姚江一号全面...
· 电商经济创新园区跑出经济...
· “舌尖上的中东欧”本周四...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