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纷纷、心沉沉,今天慈湖的早晨较往日略有不同,因为下雨,没有了“二胡”声、不见了“太极拳”,只有新抽嫩芽的柳枝低垂着头斜斜地排立在平静的湖边。
清明节未到,老天爷就先行了一步,下起了雨,绵绵细雨往往会勾起人的丝丝情怀。于是与丈夫一起手持雨伞,走进了慈湖烈士陵园,陵园里百十位为国捐躯的将士静静地躺在阚泽峰的怀抱中,他们枕着慈湖的孝水在安静地睡觉。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鲜红的大字在告诉我们,这儿埋着曾经从如火如荼、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失去生命的“忠骨”,而最为熟悉的朱洪山烈士的墓排在陵园的最前面,睹物思人,于是关于他的故事慢慢地出现在记忆库里,让人缅怀。是啊!朱洪山是深受慈城人民敬仰的英烈,今天我们借清明的雨水来同泣这位英雄吧!
四十多年前,我才十四岁,刚上初中,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野营拉练军训,我们学着解放军背着行军包、水壶,带着干粮,从慈城出发,翻越了当时很有名的“长溪岭”,并一路踏着先烈的足迹来到了鄞州区樟村,祭扫了樟村革命烈士墓,目睹了女英雄李敏就义时被刺十八刀的那根鲜红的“柱子”,然后接下来的几天在四明山老区步行,我的脚磨起了许多血泡,是班级中情况最严重的“伤病员”。可当那一天我跟在队伍的后面一拐一拐地行走到一座大山前,远远的听见老师说:“看见了没有?那山上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洞口,这就是我们那里的烈士朱洪山当年同敌人斗争隐蔽的地方。”一说起朱洪山,同学们肃然起敬,因为朱洪山烈士是离我们慈城很近的庄桥人,并且同学们已经很多次在慈城扫过他的墓,大家就要求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我这个“伤病员”更是向老师保证,决不拖大家后腿。
是啊!我们慈城长大的孩子基本上都从大人的口里知道朱洪山烈士曾经被敌人封锁在山洞里,是这里的老百姓乔装打扮,经常以砍柴、放羊为掩护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去食粮,而朱洪山烈士在山洞里一边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一边同敌人坚持斗争,并且作好了长期坚持的准备,有时敌人盯得紧,老百姓不能按时送食物,他早就有准备地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干粮拿出来,他甚至舍不得把吃剩的鱼骨扔掉,以备不时之用。今天,我们真的路过了传说中的“山洞”,那同学们想去看看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的确,朱洪山烈士到了哪里就和哪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他做教师,就关心学生,用微薄的工资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担任后勤部领导,就不怕千难万险把弾药和药品及时送到前线……那一天我们虽然由于时间原因最终没有走近山洞,但那巍巍青山、那通向山洞的崎岖小路早已把我们带入了白色恐怖下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作为共产党人那种特有的坚强意志,也感受到了老百姓对党的赤胆忠心,更使当时年少的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朱洪山曾带领三五支队在四明山艰苦的环境中写下了一首快板诗“深山密林小公馆,金砖铺地金条围四边。不动椅子自动桌,滑轮泥床沙发垫。长年不断自来水,烧饭做菜不冒烟。不是无聊享清福,只为革命做神仙。”他不但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还以乐观、自信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群众和战友。
“只为革命做神仙”,多么崇高的境界,1946年12月,朱洪山等同志在鄞西婴湖乡潘岙村工作时是被敌人包围了,他首先发现了敌人,为了掩护其他同志转移撤退,他鸣枪报警把敌人引向了自己,最后因腿部中弹寡不众敌而牺牲,时年二十九岁。现在还健在的慈城老年人都知道,七十年前,在慈城的聪马桥(现在的解放桥)的城楼上,曾挂过朱洪山烈士血淋淋的头颅,那是敌人在他牺牲以后残忍的把他的头从身上割下来,到他革命工作过的地方四处示众,企图威吓热爱共产党的老百姓,但是任凭敌人如何凶残、狡猾,没有真理是站不住脚的,慈城的老百姓是不会忘记是谁在1939年10月带头把宣传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的宣传品直接贴到县政府和县警察局的大门口;是谁在唤醒民众的觉醒,为抗日救国,为人民解放洒下热血抛下头颅的。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朱洪山烈士把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1937年奔赴延安,1938年回慈溪一带参加四明山地区抗日救国运动,抗战胜利后,任鄞西山区和慈南合并成立的鄞慈县特派员,肩负着党的重要工作,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从一个爱国青年到抗日将士,从一名进步教师到成为领导武装斗争的共产党人始终是积极向上,充满乐观,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同千千万万为国牺牲的烈士一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多少先烈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六十多年过去了,人民越来越幸福,祖国越来越强大,但是这些先烈们没有听见新中国成立的礼炮,没有等来与母亲欢聚的那一天,记得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经过陵园门口去母校,两位从庄桥过来的老人在朱洪山墓前伤心地哭泣,我想她们一定是烈士的亲人,岁月蹉跎,估计这两位老人家现在已不在人世了。然而,慈城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这里明山秀水相映、苍松翠柏成荫,经常有老百姓用庄严的神色从这里经过,经常有小朋友在这里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刚刚前几天一群退休教师穿着当年八路军的服装,唱着革命歌曲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
雨,还在下着,那“淅淅沥沥”的声音仿佛也在追诉这些先烈们的绵绵往事,倾诉着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敬,沉思中的我耳边突然响起了“咕咕……咕咕……”清脆的鸟叫声,让我回过神来,这不是“布谷鸟”在叫嘛,这不是春天吗?
雨继续下着,回到了舒适的家,我又想起了朱洪山笔下那“深山密林小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