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在宁波市江北区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 丁晓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2017年计划、财政报告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致力争先进位,前五年收获丰硕成果
2012年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围绕“构筑三区三城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和产业现代化双轮驱动战略,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等工作,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在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历史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贯彻上级要求,围绕中心、对标看齐,全面实施系统发展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八八战略”“两富两美”“六个加快”等发展总纲,实施“新型城市化”“全域景区化”“培育四大核心功能”“建设创新型城区”“建设文化强区”等战略举措,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坚持主攻经济,大干项目、扩大投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6倍和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城区行列。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千亿元,均比前五年翻了一番。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3∶31.9∶65.8。
矢志争先进位,拉高标杆、砥砺奋进,在各类考核评比中争创一流。围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市前三,各项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梯队”的奋斗目标,连续11个季度全市经济指标“双底线”管理考核排名第一,连续4年成功入选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获得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省文化先进区、省示范文明城区、省中医药特色示范区、省体育强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坚持“智造强区”,都市工业不断壮大。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45.6亿元,年均增长6.7%,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至35.9%和58.4%,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预计达到18万元。境内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家,金田集团稳居中国民营企业前100强,工业三十强企业总产值达到195亿元。产业平台提档升级,去年连续获批“宁波江北光电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前洋经济开发区”两大省级产业园区,投资创业中心入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名录,膜幻动力小镇、前洋E商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名单。
坚持“三产兴区”,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现代金融、商务中介、文化健康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房地产业等基础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突破4000亿元,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接近7成。都市经济加快集聚,累计新建商务楼宇550万平方米,五大核心商圈加快打造,来福士广场成为宁波时尚商务新地标,老外滩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城市中央休闲区”和全市首个“中国著名商业街”,北岸财富航运物流基地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
坚持“电商换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发展势头喜人,先后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电子商务十大产业基地。开园仅一年,已累计引进电商企业2500余家,中烟、中检、中远等多家“中字头”电商总部落户江北,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超2亿美元,以B2B产业电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第三届全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大会和第二届全球贸易信用大会在江北召开。
坚持“农旅融合”,休闲旅游示范引领。实施合力兴旅战略,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年累计旅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打造北山全域乡村旅游品牌,民宿经济、运动养生、体验农业等特色明显,成功创建市级乡村精品线,成为全市唯一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农业加快转型,引进现代农业项目30个,万亩粮食、万亩水果、万亩盆景三大基地效益提升。慈城镇创建全省首批特色农业强镇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统筹兼顾抓建设、促整治,城乡品质显著改善。
强化“新型城市化”理念,打响城市建设攻坚战。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和旧城旧村改造,累计完成集体土地征收1.5万亩,房屋拆迁232万平方米,新建安置(保障)房408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和拓展速度走在全市前列。城市开发建设进一步提速,甬江北岸棚改破局带动全面改造更新,姚江北岸基础先行推进区块开发建设,原北高教园区高校项目稳步推进,核心滨水区、湾头休闲商务区、谢家天水区块、慈城新城形象全新展现,宁波绿地中心、宁波奥体中心、万象城等重大功能项目相继开工。
强化设施共建共享,筑牢城市基础支撑面。加快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五年累计建成50条市政道路桥梁,开工12条市政路网,主干道路里程数突破190公里,北外环、机场路延伸段等快速路投用,“四横十纵”交通大框架逐步成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杭甬高铁、庄桥客运站、新火车北站投入运营,22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建成开放。“市北变”“育才变”“常洪变”完工输电,区域供水达到直饮水标准,城区实现天然气入户全覆盖,城乡电网、水网、通信网基本实现无缝对接。
强化“点线面”结合,打好环境提升组合拳。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四路两侧”“五水共治”等专项整治,累计完成“三改”1112万平方米,拆违476万平方米,2880个沿线点位完成整改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区低洼积水地段改造、防洪工程全封闭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清三河”“全禁养”核心目标基本实现,“以环境论英雄”农村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慈城镇获评全省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推进“森林江北”建设,新增平原绿化1万亩。实施节能改造和重点减排项目119个,节能降耗目标顺利完成。
五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持之以恒办实事、促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民生实事工程有效实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五年累计达122亿元,是前五年的2.2倍。围绕治水治污、道路交通、社会事业、环境美化、惠民便民等民生领域,累计开展民生实事工程111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127元和30346元,是五年前的1.6倍和1.7倍,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坚持兜住底线、筑牢防线,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户籍人口实际参保率达到96.8%。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3.9万人,新增就业人数6.1万人。社会救助全面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健全,食品药品、消防、交通安全等保障更加有力,法治江北建设持续深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造江北模式,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实现与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两网”融合,连续11年蝉联省级“平安区”。
坚持共享发展、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集团化办学、校地合作办学、公立医院改革、医疗联合体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先后新(扩)建6所中小学、23所幼儿园、5家公立医疗机构,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建成使用,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高端民办教育、医疗和养老品牌引进继续走在全市前列。3个国家级棋牌基地落户江北,“宁波山地马拉松”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山地越野类赛事。江北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慈孝文化、外滩文化品牌影响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群策群力抓创新、促改革,发展活力全面迸发。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创新机制、落实举措,全面开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4个,浙商回归项目76个,绿地、华润、凯德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江北,爱柯迪、三星产业园、华翔亚洲总部等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格局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由114亿美元增加到199亿美元,五年累计引进外资10.3亿美元,核准中方境外投资6.8亿美元,均比前五年翻了一番。
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面推进重大改革先行先试。城乡一体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完成98%,土地流转率达到80%,规模经营率超过72%,“两权一房”和“房票通”抵(质)押贷款总额突破5亿元。慈城镇成功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连续三年在全市卫星城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省领先,审批服务涌现“江北速度”,工业项目审批改革经验成为全国样板。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自主+”棚户区改造经验取得实效,养老服务、环卫保洁、危房巡查等方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全面推开。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优化环境、筑巢引凤,全面实施创新型城区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生态链日趋完善,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600余家,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上升至2.8%,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69件,搭建众创空间35.7万平方米,浙大宁波工研院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我区成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区和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人才强区”战略提速,“北岸智谷”加快成形,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086名,全区人才规模突破12万人,是五年前的近两倍。
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理念,依法行政、提高效能,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10件、政协委员提案495件。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持续深化,连续9年获评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先进单位。廉政建设成果突出,“三重一大”保廉体系更趋完善。节约型机关建设有效推进,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得到严格控制。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区称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工会、统计、审计等领域取得新成效;慈善、扶贫、助残、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荣获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称号。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突出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成功实现“十三五”江北发展开门红。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提速度。把保持经济平稳向好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出台稳增促调一系列经济政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增长12.5%,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6%。继续扩投资、稳外贸、促消费,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外贸自营出口额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四大核心功能加快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突破60%,电子商务年交易额激增5倍,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突破1100万人次和110亿元。
二是综合施策促改革增优势。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和“1+X”人才战略,8号公园、正和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加速打造。老外滩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拉脱维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驻宁波代表处落户江北,新引进国千人才1名、省千人才3名。加大选商引资,实现招商资源共享共招,新招引企业2769家,注册资金385.7亿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全市率先启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体产业园、优耐特项目创全国同类项目审批新速度,跨境电商、土地确权登记、户籍制度等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稳步推进。
三是坚持不懈破顽疾优环境。加快城乡环境整治提升。218个品质城区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完成房屋拆迁50.2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17.2万平方米、城中村12.8万平方米,实现土地出让32宗2607亩。轨道交通3号、4号线开工建设,院士桥、中兴桥、宁镇公路拓宽工程等路桥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城市道路40公里。实施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拆违、大淘汰”双百日攻坚行动,机场周边等城乡环境顽疾得到有效破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进入全市第一梯队;“三改一拆”完成率保持全市第一,宁大青年小镇成为拆改结合新样板,我区获评“无违建区”创建先进单位。
四是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民生实事工程顺利完成,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和8%。推进就业创业,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新办创业实体7千余家。巩固和扩大社保参保率,推进流动人口社保政策并轨。提升教育实力,上海世外、宁大附校等优质资源正式落户,全区中考成绩创历年最好。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升”,市第九医院二期一阶段、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推进顺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医疗、社会办医占比等全市领先。生育服务制度改革、母子健康手册两项省级试点成绩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宁波音乐港、外滩时尚港等产业平台加快打造,市小球训练中心、江北全民健身中心等开工建设。圆满完成杭州峰会安保维稳工作。“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全面推广,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建成使用,文教街道成为我市唯一“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入选街道。为民服务水平继续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群众满意度全市第一,我区获评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江北应对复杂局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府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各项事业每取得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区人民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江北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奋进的历程令人难忘,积累的经验尤为珍贵!五年的辛劳与收获,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必须发扬合力争先的精气神。我们牢固树立“小区域要有大作为”的工作理念,坚定信心、自我加压,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市靠前,多项重点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梯队。实践证明,态度决定出路、合力创造佳绩,只要高点定位、上下齐心,就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新业绩。二是必须抓住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善借外力、争取平台,充分运用慈城卫星城和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的平台优势,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能级;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效能,优化机构设置保障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引领发展,只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就能赢得区域竞争的新优势。三是必须打造实干巧干的执行力。我们围绕发展任务优化机构和干部配置,建立绩效考核平台和督查评比机制,基层练兵、实战育人,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招商引资等关键一线,锤炼和打造了一批狮子型干部。实践证明,实干破解难题、巧干创新办法,只要我们干字当头、勇立潮头,就能干出区域发展的新气象。四是必须坚持民生为本的主基调。我们坚持小康社会建设成果造福群众,立足均等、讲求均衡,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服务和公共治理水平,用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来要求和衡量政府工作。实践证明,民生事关全局、民心决定成败,只要我们不断关注民情、解好民忧,就能开创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回首过去的五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增长动力有待增强,产业能级和辐射影响相对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城市化建设有待提质,城乡发展仍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还需完善。三是社会和谐指数有待提升,民生事业、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方面还有短板,环境承载和社会维稳压力仍然较大。四是队伍建设有待提效,少数干部担当执行意识、克难攻坚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建设品质城区,新五年开启宏伟蓝图
下一个五年,是江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从发展大局看,五年后我们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光荣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我省坚持“八八战略”总纲,系统打造全面小康社会先行示范区,有望提前实现“四翻番”战略目标。我市围绕“一平台两圈三中心”,全力打造“国际港口名城、东方文明之都”,努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从机遇挑战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深化改革,给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但国际经济处在调整期,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对城市能级、城乡品质、民生福祉和党风政风的关切更为强烈。从区域竞争看,新一轮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江北所处核心城区地位更加稳固,区域城市建设权限得以提升,但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新三区”背景下的江北发展,要牢牢把握我区在产城融合、城市化率、三次产业比重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持续打造全域都市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等核心竞争力。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江北发展重要五年。唯有始终坚持勇立潮头、敢想敢试,方能抢抓宁波城市向西向北拓展的有利时机,唯有始终坚持惟精惟一、品质立区,方能打造江北中心城区竞速比质的辐射能级,从而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新的五年中实现江北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谱写江北历史发展新篇章。根据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市、区委发展战略,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为主线,统筹推进创新高地、美丽之城、文化强区、开放都市和幸福家园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为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文明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数更加领先,发展速度位居省市前列。努力实现“一个提前”“两个突破”“三个领先”“四个提升”和“五个倍增”目标 :
—— 一个提前。提前实现省委提出“四翻番”工作目标,即比“十三五”末提前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
—— 两个突破。到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6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大关。
——三个领先。未来五年,创新型城区、全域都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核心发展目标走在全市前列。
——四个提升。未来五年,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治理四大领域城乡均衡和高端引领水平明显提升。
——五个倍增。到2021年,工业集聚区亩均税收、新兴服务业增加值、高端人才总量、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累计民生投入五项指标,争取实现“翻一番”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要重点实施“五大建设”,努力提升“五大能级”:
(一)建设创新高地,全力提升区域经济能级。始终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区等建设机遇,深度对接“义甬舟大通道”“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宁波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勇于突破、善于创新,四大核心功能在全市层面打响品牌,全力打造宁波都市工业创新发展样板区、宁波高端特色服务业核心区、宁波电商经济创新示范区和宁波都市旅游先行区。产业平台再上台阶,前洋经济开发区、宁波江北光电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进一步提级增效,投资创业中心加快“二次开发”,努力打造都市工业CBD,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同时,聚焦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调整完善“1+X”产业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力争形成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超20亿元企业群体和上市企业梯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通过五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辐射能级高、产业特色强、资源利用优、人才支撑稳的全省领先创新型城区。
(二)建设美丽之城,全力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始终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中心思想,努力推进“全域都市化”“全域景区化”目标实现。坚持一张蓝图绘城乡,完善“两带五区”全域功能布局,重视并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平台均衡布局。实施“一个提升三个改造”,重点推进核心滨水区改造提升,统筹抓好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及小城镇综合整治,城市有机更新展示全新形象。沿两江和轨道拓展城市框架,湾头休闲商务区、谢家天水区块、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核心区基本建成,姚江北岸启动区、甬江北岸核心区、慈城新城等板块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连片成网,提升区域交通、排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推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坚持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治危拆违”“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农村腹地延伸,节能减排、耕地保护、城市绿化、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通过五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质、形象优秀、品质优越的“美丽中国”四优城区,成功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建设文化强区,全力提升文化影响能级。始终把“文化江北”作为展示江北特色、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发挥好江北文化的软实力。宣传好慈孝文化、外滩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运用好“中华慈孝节”“中国合唱节”等文化品牌,宣讲好江北历史、演绎好江北故事,提升江北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文化遗存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双向联动,通过文旅项目引入、文化街区打造和文创氛围集聚,在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宁波音乐港、外滩时尚港、宁波文创港等产业平台打造,彰显大气、洋气、文气、灵气的城市文化特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构建文明城市创建新机制,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通过五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窗口和浙东地区文化高地。
(四)建设开放都市,全力提升发展活力能级。始终把“走出去”和“请进来”作为江北对外交流的主旋律,着力构建内外兼修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外招商强调“战略引领”和“精准突破”,围绕四大核心功能,盯牢重大平台、重点项目、重要地块、重量级研发机构和人才项目,精准出击、整体提升,努力在以企引企、专业招商等方面有新突破。加大改革力度,城乡统筹、农旅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二次开发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谋划建设姚江生态智慧新城、泛老外滩保险创新港等高端平台。提升外贸经济,保持进出口稳定发展。丰富对外交流,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抓好文化、人口、公共服务和经济主体的对外交流,逐步实现从“城市开放”向“开放城市”的角色转变。通过五年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共建共融、开放自信的宁波国际港口名城核心城区。
(五)建设幸福家园,全力提升民生供给能级。始终把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作为全区工作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全面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区财政支出增量的2/3以上用于民生。加大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到2021年全区基本形成公共交通服务圈、社区公共服务圈、社区文体服务圈、优质教育服务圈、健康医疗服务圈、居家养老服务圈、帮扶助残服务圈、平安保障服务圈“八个20分钟服务圈”。普惠性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高端、优质、个性化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力争达到全市领先、全省一流水平,将社会事业优质均衡供给水平作为区域重要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更加成熟,平安江北、法治江北建设更加深入。通过五年努力,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供给优质、和谐安定、文明祥和的宜居宜业品质城区。
赢在全新起点,2017年确保良好开局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形势复杂、任务艰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我们将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衔接“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统筹兼顾、狠抓落实,集中力量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推进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抓好四大核心功能培育。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北行动计划,聚焦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制造产业和项目;狠抓工业有效投资和资源利用效率,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60亿元。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加快商务楼宇新建改造及产业导入,培育壮大商务中介、文化创意、高端医疗等新兴服务业,力促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突出抓好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类金融等特色集聚平台打造,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发挥电商引领作用,重点发展大宗商品垂直电商和港航物流供应链,电商企业招引质量明显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亿元。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进农旅、文旅、城旅和体旅深度融合。加快“两带一集群一绿道”产品体系布局,荪湖、保国寺、慈城古县城提升形象,国家5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取得进展,农旅融合组团和全域山水绿道加快成形。
做优创新平台。努力形成多层次、全领域创新平台体系。提速宁波江北光电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提升“光电智谷”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最大光学膜产业基地。推动前洋经济开发区产业升级,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在做大做强电商主业同时,统筹发展互联网金融、总部经济、智慧产业和文创产业等特色经济;投资创业中心实施正负“双清单”管理,加快园区产业、人力资源及空间形态置换。加快培育膜幻动力小镇、前洋E商小镇、外滩时尚小镇、慈城旅游小镇等特色小镇。进一步营造创业创新氛围,新建众创空间2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柯力物联网研发园等创新载体。
集聚创新要素。致力于世界一流,着力引进一批创业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高起点建设“北岸智谷”,重点引进国千、省千、市3315等高层次人才,力争全年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万名以上。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研发团队落户江北,深化与名校名企的战略合作,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突出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建设若干优势产业群和核心企业群。深化产业发展基金和人才引导基金建设,以资引才、以智兴企,为创业创新、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二)坚持统筹协调,打造美丽之城新格局
实施规划引领。编制《江北区“全域都市化”建设专项规划》,立足全域均衡,修订完善教育、卫生、交通、排污等专项规划。根据城市更新和功能培育需要,抓紧完成核心区、甬江北岸、文教区块等城市设计和控规调整。核心滨水区加快规划研究,以成片危旧房改造腾出发展空间,以滨江绿道、路网改造和轨道TOD建设构筑城市框架,以特色组团、功能项目、绿地公园等丰富城市功能,逐步打造成宁波中央活力区。推动湾头、万达两大商圈建设,丰富新三江口区域功能内涵。强力推进甬江北岸、姚江北岸和慈城卫星城等城市板块建设。
加强建设统筹。加大征拆清零力度,全年完成房屋征收30万平方米,12个项目实现清零,腾出800亩用地空间。加快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攻坚速度,完成10万平方米成片危旧房改造及孔浦村、压赛村环城北路以南部分拆迁,上半年棚改地块土地出让实现突破。实施路桥项目大建设,推动中兴桥、院士桥、大庆北路、环城北路、世纪大道快速路等“五桥十二路”新改建工程。抓好交通治堵,打通一批“断头路”“卡脖路”,统筹推进轻轨建设、卡口改造、停车场建设和农村道路提升。抓好“海绵城市”试点,启动姚江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带一期建设。
深化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及服务全域标准化。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依法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高效化水平。狠抓主要道路业态、违法广告、工程渣土等治理,加强主要商业街区、客运站、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监管。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引导物业管理健康发展,加强安置房小区后续管理。
(三)激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强区新名片
实施以文润城。更好地传承历史根脉,丰富人文记忆,不断放大慈孝文化、外滩文化、运河文化的品牌效应。抓好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统筹实施风貌协调、产业导入和营销策划。加快老外滩延伸段建设,推动白沙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打造和功能引入,逐步形成泛老外滩历史文化展示区。抓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努力打造“双世遗”保护展示区。推动历史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梳理保护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持续深化“文明江北”建设。
强化以文兴业。建好宁波音乐港,谋划宁波音乐公园建设,“海丝音乐节”等特色平台影响力持续增强。打造外滩时尚港,推进中国保险博物馆、外滩影视基地等建设,“相约老外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推动宁波文创港建设,加快甬江北岸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教育培训、影视动漫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实施精品赛事工程,宁波奥体中心一期、市小球训练中心、江北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成。
推进以文惠民。借帆出海,引进一批名家、名师、名匠扎根江北,深化媒体平台合作机制,宣传好江北发展。借梯登高,与专业机构合作打造《周信芳》《马灯调》等文艺精品,讲好江北故事。借台唱戏,发挥好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江北文化中心等平台作用,办好“一节三市”等公共文化活动,提升“中华慈孝节”“中国合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影响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城区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均衡覆盖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四)深化全面开放,构建开放都市新体系
抓好改革攻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抓好城乡统筹、跨境电商、农旅融合等试点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努力贡献更多的江北实践、江北素材和江北经验。开展“补齐老短板、寻找新优势”活动,通过部门自查、代表帮查和群众点题,围绕当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相关政策探索创新,全面激发全区改革活力。积极对接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财政、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社会民生等相关管理权限,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调整补充相应的要素配置。
推进开放交流。推动老外滩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充分发挥中东欧国家宁波代表处集聚作用,将老外滩打造成宁波国际开放交流的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跨境电商政策,打造跨境电商集群,加快传统外贸向线上转型,稳步推进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与周边开放平台的联合协作。丰富交流类型,发挥好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坚持进出口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跨国并购等国际经贸活动,鼓励工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提升竞争力。
实施精准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精准实施招商资源共享、招商专员赛马、招商项目联动等新举措,不断深化全区招商、全员招商的“大招商”格局。精准谋划驻点招商、委托招商、顾问招商等招商新渠道,紧盯甬商浙商实现精准回归,努力实现以商引商。精准培育功能项目,主动对接一线中心城市外溢资源,始终关注宁波周边增量资源,牢牢把握区内重点企业内生资源,集中精力争取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精准对接四大核心功能,全力构筑四大招商平台,持续推进九大领域招引攻坚,力争实现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大市外资金37亿元、浙商回归资金34亿元。
(五)推进生态建设,构筑宜居江北新优势
坚持生态发展。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严格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等防治。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完成目标任务。强化耕地保护,抓好山体复绿,加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统筹力度。
建设美丽乡村。高标准建设山水人文、都市农业、休闲山村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推进精品村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增绿添景,建成19条景观道路。优化农村环境考核体系,推进农村“三居”行动,加快推进孔浦、庄桥、洪塘街道和慈城镇小城镇综合整治,系统打造北部田园城镇风光。稳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稳步推进“三权分置”,走出一条绿色生产、规模经营、科学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攻坚环境治理。打好“治危拆违”攻坚战,全面完成三大专项和四个子项工作任务,消除隐患、保障安全、促进转型。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实现市控以上水质全达标、劣五类水质断面全消除、治水强基工程全落实。围绕“污水零直排”,协调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干管建设、工业整治和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等五大工程,提高区域污水收集和处置率,中马、文教街道率先建成“零直排街道”。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健全有违必拆工作机制,“三改”和拆违完成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区”。
(六)增进民生福祉,体现幸福家园新高度
优化民生保障。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创业创新带动充分就业,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贯彻落实社保领域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提高社保参保规模和待遇水平,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并轨。深化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设,持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第三方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关注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提高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实施“阳光保障”工程,推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公开。
繁荣社会事业。高标准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区,提升高等级学前教育资源比率和义务段教育水平,新建义务段学校5所,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在我区布局进一步优化,继续抓好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持续优化教育队伍人才结构。全面推进“健康江北”建设,深入推进医改先行先试,加大市第九医院品牌专科建设力度,提高社区卫生和高端民营医疗服务品质,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扩大妇幼保健服务供给,提升优生优育水平。推动菜场集市更新改造,邻里中心、慢行绿道、公园绿化、公交系统城乡布局更加均衡。
创新公共治理。坚持问题导向,以环境治理、维稳安保、公共安全等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增强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施“三社联创”,优化社区服务,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成功创建一批“品质社区”。总结深化“平安护航”安全保障经验,建立健全安保维稳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社会风险排查管控,及时有效化解社会民间纠纷。推进安全隐患联动排查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健全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保障食品药品、消防和交通安全,推动平安江北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抓好工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国防动员、统计、慈善、扶贫、助残、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法治政府新形象
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的原则,深入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覆盖全公开,切实规范各项行政行为,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司法、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坚持高效施政。建立健全各部门和街道(镇)重点工作清单制度,改革完善考核办法,强化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到各项工作有清单、有督查、有考核、有问责,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能简则简、应放则放、优化服务,努力形成“一次办结”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信息互通互认和开放共享。
坚持从严治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禁令,坚决整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管权、管钱,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和铁一般担当的江北铁军。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社会,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办好民生实事。(见附件1)
各位代表,机遇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促改革、奋勇争先求突破、团结一致创辉煌,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17年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
一、防洪治水方面
1.江北大河(城区段)实现开工。(责任单位:甬江街道、庄桥街道)
2.孔浦闸站整治改造工程完成水下工程并具备通水条件,缓解甬江、庄桥片区排涝压力。(责任单位:区农水局)
3.洪塘下沈村排涝工程、上沈村和周陈村圩区泵闸工程完工。(责任单位:洪塘街道)
4.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项目开工,缓解慈城、洪塘片区排涝压力。(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庄桥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镇)
二、就业创业方面
1.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2.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4千人。(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三、健康卫生方面
1.市第九医院二期一阶段项目投入使用,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下室完工。(责任单位:区卫生计生局、区公建中心)
2.江北全民健身中心完成主体工程。[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体育局)、庄桥街道]
3.市小球训练中心迁建工程完成主体结构验收。[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体育局)、区公建中心]
4.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扩面提升工程,享受人群新增2500人。(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四、交通出行方面
1.城区新增停车位2千个。[责任单位: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
2.大庆南路北延二期、环城北路(运河桥——常洪隧道)、大庆北路拓宽工程开工,大庆南路综合整治、宁慈公路提升工程完工。[责任单位: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两江办]
3.开展重要公路信号灯改造。319省道(甬余线)、骆观线(荣吉西路)、冯塘线(康庄北路)、压观线(宁慈东路)、江北连接线共19个道口开展智能化改造,通过设置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责任单位: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
五、教育文化方面
1.慈城新城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项目开工、甬江实验学校完成地下室建设及部分主体工程。[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体育局)、区公建中心]
2.完成校舍更新1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区教育局(体育局)]
3.新建或改建农村文化礼堂3家。(责任单位:区文广新闻出版局)
六、环境美化方面
1.天水、万达片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完工。[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
2.谢家地块滨江景观绿带工程装修及景观绿化完成80%。(责任单位:区公建中心)
3.区绿道慢行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主体完成。(责任单位:慈城镇)
4.宁波前洋E商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机场路(青林湾大桥——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谢家地块滨江景观绿带、江北外国语艺术学校、慈城新区已建成路网工程、东升河改道等海绵化改造项目完工。[责任单位: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区公建中心、两江办、慈开公司]
附件2:
名 词 解 释
1.“八八战略”“两富两美”: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等重要会议上确定的我省重大发展方略。“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两富建设”,即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两美战略”,即“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部署。
2.“六个加快”: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定的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即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
3.四大核心功能:2014年,江北区委根据江北发展态势和区情特点,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电商创新经济和都市休闲旅游业”等四大城市核心功能,以丰富城区主导功能,增强城市经济活力。
4.“双底线”考核:宁波市对各县(市)区实行的一种经济指标考核管理方法。监测指标均以市平均水平和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双底线”。当增幅低于底线时,亮红灯;当增幅与底线持平时,亮黄灯;当增幅高于底线时,亮绿灯。
5.“四横十纵”:江北区干道骨架网。“四横”指骆观线及甬余线慈城段(建成)、高速江北连接线东西向段及北外环快速路(建成)、余北快速路(规划)、滨江路(规划)等四条东西向干道;“十纵”指高速公路江北连接南北向段(江北段建成)、绕城高速前洋互通连接线南延及慈城连接线(部分建成)、西外环路(规划)、机场路延伸段(建成)、世纪大道(建成)、中兴北路延伸段(规划)、康桥路(部分建成)、康庄路(建成)、大庆南路延伸段(部分建成)、甬余线庄桥洪塘段(建成)等十条南北向干道。
6.“三改一拆”:浙江省提出的重大专项行动。“三改”即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一拆”即违法建筑拆除。
7.“四路两侧”:江北区对“两路两侧”专项整治工作的升级版,除原有公路、铁路两侧外,进一步增加了轻轨和城区道路的环境整治工作,整治范围从200米延伸到1000米可视范围内的“洁化、绿化、美化”。
8.“五水共治”:浙江省提出的重大专项行动。包括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方面工作。
9.“两权一房”和“房票通”抵(质)押贷款:江北区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允许农民将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以及农民安置房期房房票作为抵押物,申请抵(质)押贷款。
10.“自主+”棚户区改造模式:江北区危旧房改造特色模式。将成片危旧住宅区合理划分成若干区块,分别开展征收意愿征询,通过采用区块间相互竞争比较的方式,营造征迁竞争氛围,调动群众征迁积极性。
11.“四张清单一张网”:浙江省提出的政府自身改革要求。“四张清单”指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指政务服务网。
12.“三重一大”:指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13.“双下沉、两提升”:“双下沉”指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两提升”指区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提升。
14.“三位一体”:指整合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三方资源,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15.“一平台两圈三中心”:宁波市“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一平台”指全力争创国际级梅山新区;“两圈”指打造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三中心”指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和港航物流服务中心。
16.“两带一集群一绿道” :江北区旅游发展布局。“两带”指姚江文化休闲带和北山生态休闲带,“一集群”指旅游目的地集群,“一绿道”指城市山水绿道。
17.“两带五区”:江北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框架。“两带”即姚江、甬江水岸线与轨道交通2号、4号线;“五区”即核心滨水高端商务区、姚江新城品质生活先导区、都市经济创新集聚区、都市型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和甬江北岸城市有机更新实践区。
18.“五桥十二路”:江北区近期拟建重点建设路桥项目。“五桥”指常洪大桥、中兴桥、三官堂大桥(院士桥)、邵家渡大桥、西洪大桥;“十二路”指大庆南路北延二期、世纪大道快速路、中兴大桥连接线、邵家渡大桥连接线、西洪大桥连接线、大庆北路拓宽、环城北路拓宽、宁镇公路拓宽、云飞路、姚江东路、梅竹路南段及彩云路。
19.“一节三市”:“一节”指北岸文化艺术节;“三市”指文化集市、创意街市、公益夜市。
20.“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涉及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21.“三居”行动:宁波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的简称。
22.“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浙江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相关政策。指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等三项权利量化到人(户),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权跟人走”“带权进城”的具体办法。
23.“治危拆违”:浙江省当前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即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治危拆违攻坚战,强力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三大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四无”企业集中整治和“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流动人口管理和居住出租房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和农房确权确违四个子项工作。
24.“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